【资料图】
时下,不少大学生因为就业难选择考研,读研之后又热衷考公考编,从而最终“上岸”。这种现象日益普遍,使人不免担忧:当代青年人才发展方向是否存在隐患?在这一背景下,如何在社会上营造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,鼓励年轻人更无负担、更遵从本心地作出人生选择,使高学历人才专业对口、学以致用,就成为至关重要的课题。
中考、高考、考研、考编、考公……对中国学生而言,这一系列考试,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人生门槛。年轻人一路走来,总是很难离开考试这个“指挥棒”。当公务员录取的学历门槛水涨船高时,不少希望考公考编的学生,都把读研视为进入体制内工作的“敲门砖”,而不是冲着学习专业技能去考研。这一趋势间接推高了近些年考研的分数线,与此同时,很多学生为了考上研而选择“二战”“三战”,也让人才错配、资源浪费等问题凸显出来。
如果一个人读研的目的,仅仅是解决考公考编的学历问题,这样的读研动机,显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扭曲。倘若此风日盛,既不利于学生发展,也会影响高校的研究生招录培养体系。研究生教育的初衷,是培养科研人才和专业人士,如果沦为部分学生“刷学历”的选择,不仅学生自己读研时会备受折磨,也会让专业对口的用人单位难以延揽优质人才,导致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。
站在个人视角上,学生读研后选择考公考编无可厚非。但是,读研的“尽头”,绝不应是考公考编。研究生的择业观念同当前的就业市场和社会氛围有很大关系,我们不能苛责那些追求稳定,因此想要考公考编的高学历人才,而应关注就业环境对学生的引导作用。要让研究生理性认识就业市场,拥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,就应该多管齐下,加强学生就业指导,营造良好的择业就业氛围。
之所以人们对考公考编趋之若鹜,在很大程度上同体制内工作的优越性有关。因为此类工作的保障性和安全性较强,而且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也较好。当前,全球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我国也面临“后疫情时代”的国内外挑战,由此带来的高度不确定性,也使考公考编备受青睐。
然而,热潮之下,不少学生对各类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缺乏足够了解,往往单纯听信考公考编的好处,而对其可能存在的局限和问题不够关注。实际上,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在体制内工作,研究生也不应盲目“随大流”,跟风考公考编。理性评估个人特征,并选择更加匹配的工作部门和岗位,才是最好的人才配置方案。
对高校而言,要为研究生创造更广阔的择业空间,需要加强校内就业指导,缩小就业市场供需双方的信息差,推动研究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。有条件的高校,可以和相关企业建立合作机制,为研究生提供在校期间的实习实践机会,使他们加强对非公部门的了解,并因此而扭转就业观念。
随着新兴业态特别是灵活就业的兴起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主创业,而对那些有意创业的大学生而言,政府倘若能对他们“扶上马、拉一把”,也是好事一件。各级有关部门可以推出更多富有含金量的创新创业支持计划,吸引研究生自主创业。比如,在启动基金、创业指导、住房配套、创新氛围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,就有助于让年轻人摆脱后顾之忧,大胆创新创业。对于有创业意愿的研究生,大学也可以适当延长学制,提供更加弹性化的配套课程支持。
与此同时,全社会也要营造更加包容友好的社会氛围,使年轻人敢于尝试不同的职业发展路径。全社会都要打破刻板印象,不应单纯以一个人的就业单位性质来衡量成功与否,而要更多关注人才是否能够找到自己称心如意的工作,能否在工作岗位上施展才华,激励年轻人大胆选择,不走寻常路,并开辟更多适合年轻人的职业新路。
(马亮: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、公共管理学院教授)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