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上一周,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倒计时100天之际,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推出2023上海城市形象片《SHANGHAI LET’S MEET》,以中、英、法、西、阿、俄、德、日、韩等9种语言版本,向世界发出上海的诚挚邀请。
2018年以来,进博会每年在上海与国内外客商见面,第六届企业商业展签约展览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,达到预期目标。参展企业更优质,展示题材更丰富,展览活动更专业,显示出这一以进口为主题的国际性展会的强大吸引力。
解放日报对China Joy的报道
同一周,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(China Joy)在上海开幕,近500家中外参展企业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,其中外资企业100余家。据预测,展会人流量日均将达7.5万次左右;社交网络上,与展会现场相关的视频、图片热传。
无论进口商品还是数码娱乐,这些在上海举办的展会,几乎办一个火一个,且多能越办越好。新冠疫情前,上海举办各类展览的数量连年增长,达到一年1000个以上。今年以来,上海相关部门和区陆续出台推进会展经济发展的利好政策,会展业迎来全面复苏。上半年,上海办展总面积达759万平方米,恢复至2019年同期八成水平;下半年,计划办展总面积超880万平方米,预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九成以上。
从经营主体视角看,作为高度市场化的行业,会展业因商品流通、经贸洽谈、企业沟通而兴,其目的是促进贸易、投资和经济合作。近年来,伴随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持续推进,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常年位居全国首位,成为国内最大的进口消费品集散地、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地。在此背景下,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越来越多选择在上海办展参会,这是顺应市场规律、扩大自身影响力的理性选择。
从政府服务视角看,各类大型展会企业高度集中、观众人流密集,既给知识产权保护、矛盾纠纷化解、社会治安管理带来挑战,也倒逼各部门单位积极应对挑战、提高管理能力。在加强会展联合招商、培育国际性会展集团、打造优质展览场馆的同时,上海积极优化会展业营商环境,出台《上海市会展业条例》,维护会展活动各方主体合法权益;优化会展“一网通办”建设,完善高效便捷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、纠纷解决机制;鼓励法律、知识产权等专业机构为会展企业、展会活动提供专业服务。
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会展业有“以一当十”的经济带动效应,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、经济循环的关节点。从这个维度看,会展业的发展并不仅仅为一时热闹,会展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更值得期待。几乎与China Joy在沪举办20年同步,上海诞生了一批全球知名的游戏、电竞企业,创作的中国游戏、举办的中国赛事在国际市场受到热捧,彰显着会展与产业的相互成就。
前不久召开的十二届上海市委三次全会,要求继续强化全球资源配置、科技创新策源、高端产业引领、开放枢纽门户“四大功能”。会展业既是成果展示、万商云集的沟通平台,也是规则、规制、管理、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水平的展示舞台。伴随上海持续深化改革、扩大开放,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越来越高,有理由期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商流、物流、人流、资金流、技术流、信息流在上海越来越集聚,在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过程中,给城市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惊喜。
(来源:人民日报中央厨房-大江东工作室)
标签: